(二)信念(信仰)。如果说意义和价值更多的是与欲望、动机、情感等心理状态相关联,那么“信念”或“信仰”则更多的与意向、观念、态度等心理状态相联系。它表达的是一种对知识的认同,对判断的确认,对目标的执着。相比较而言,信仰是对信念的一种痴迷状态,有较多的非理性因素。
在原始宗教中,信仰表现为超自然神力对现实事物和人的活动的无所不在的干预和支配。例如,原始人或土著人认为当他们插上了某种鸟类的羽毛或披上了某种野兽的皮毛时,也就获得了这些动物身上的某种“神力”。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这里,“作为集体的东西,这些表象是硬把自己强加在个人身上,亦即它们对个人来说不是推理的产物,而是信仰的产物”[19]。不用说,在成熟的宗教那里,对上帝、神的信仰几乎代替了一切理智的判断。即使是近代科学,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以无可置疑的经验事实证明了一个由上帝充当设计师的“钟表”化了的机械世界。例如,当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思考他的力学问题时,上帝无所不在(omnipresence)的信仰甚至渗透到他对空间的分析当中。他用希伯来语maqom(场所)一词来描述上帝与空间的关系。[20]在他那里,上帝的无所不在意味着空间和时间是一种绝对的而非相对的构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