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自己临阵指挥并非其所长为借口,拒绝北援,同时又不愠不火,以钦差三人不宜聚在一起,借以讽刺不懂兵法,不谙谋略的僧格林沁和官文,四百里内大军云集,却奈何不得一支捻军。
曾国藩十分清楚,僧格林沁大军在黄淮大地上穷追不舍,失败是注定的,结果只是早晚的事,他断言道:“此于兵法,必蹶上将军。”因此,曾国藩按兵不动,静坐江宁,观其成败。
当高楼寨一战,僧格林沁全军覆灭,捻军声势浩大,他们纵横山东、河南,威逼津京。清廷不得不急忙再次请出曾国藩,命他办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所用三省八旗、绿营地方文武员弁均归其节制。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淮军筹办粮饷。
此一结果,是曾国藩预料之中的事,当接到再次让他披挂出征,以解清廷于倒悬之急的命令时,他却十分惆怅。在这瞬息万变的政治生涯中,他很难预料此行的吉凶祸福。因此,还须以“缓”字应之。
在攻陷天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国藩在经历了这诸多政治变故后,日益变得心灰意冷,在曾国荃的复出问题上,颇能反应出他此时的心境。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
“沅弟出处大计,余前屡次言及,谓腊月乃有准信。近来熟思审处,劝弟出山不过十分之三四,劝弟潜藏竞居十分之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