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430~431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鲁迅风”杂文“迂回曲折”原因是多方面的,它还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但进步作家们在阐述杂文这一特点时,更多地还是注意到了杂文自身的艺术规律,并由此联系到了保护作家个性,发展个性的问题。这不但使这场论争具备了理论色彩,同时对以后的杂文创作的发展也富有启发性的。一是如何认识鲁迅传统的伟大意义和捍卫鲁迅传统的问题;二是如何理解文艺大众化问题;三是如何理解杂文的艺术特征和作家的创作个性问题。这三个理论问题在论争中虽然未能给予充分展开和深入讨论,但论争者在理论的阐述上都是认真的,严肃的,同时又富有启发性的。
沈永宝:《关于“鲁迅风”杂文论争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
3.由于“鲁迅风”杂文形成了强大的作者队伍,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因而没有因鲁迅的谢世而消亡,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它仍然十分顽强地活跃在国统区、“孤岛”上海、解放区的延安和哈尔滨。这些作家之于“鲁迅风”杂文,其情结早已作为“集体无意识”深深潜融在作家的心理结构中。他们像鲁迅一样以此作为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命运的关切之情的最恰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