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以黄帝开篇,这是意味深长的,其历史影响历时愈久而愈强烈。
《史记》下限“至太初而讫”。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下距司马迁逝世只有十几年,说明《史记》是一部记述从远古贯穿到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进程的通史。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断至“太初”呢?因为这一年西汉皇朝在历法上实行了大的改革,即颁行新历《太初历》,乃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次大改革。司马迁是《太初历》的制定者之一,深知此事的重要,故在《史记》中屡屡提到它。如“……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五家之文怫异,唯《太初》之无论”[50],意谓黄帝、颛顼、夏、殷、周五历皆有误差,只有《太初历》最为准确,在《史记·历书》中他还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改历的经过。
司马迁以《太初历》的颁行为《史记》下限,反映了他对历法与社会生活之密切关系的深刻认识。因此,他着意指出:“今上……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于后。”[51]这在西汉社会生活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变化,足见司马迁以“太初”为《史记》下限,又不仅仅是从历法改革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