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symbiotic)的自我——客体。这时的自我和客体区别不明显,处于一种正在经验着的状态。例如,婴儿对自己和母亲区分不开。这些未经过分化的经验发展下去就意味着要产生分离,即形成分化了的经验(differentiated experiences)。共生是没有经过分化的自我——客体,虽然它也可能与不愉快的经验有关,但一般认为主要是和满足需要的享乐原则有关。比如爱、温暖、舒适、满足、愉悦甚至是狂喜。所有的精神生活从共生开始,人们真正的自体(our very self)就是从这个情感的海洋(emotional sea)中产生的。那是一种渴望回归的调和状态,有点像我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浑然忘我,这时自体和客体的界限就模糊了,不再清晰。
第三节 研究主题
客体关系理论非常重视自我心理学,因此,这一理论也被视为自我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客体关系论者中,他们更注重研究客体关系对儿童自我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