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原 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 释
①杞:国名,夏的后代。征:征效、征验,又作“徵”。②宋:国名,殷的后代。③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 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读解心得
关于夏礼和殷礼虽然能说出来,但是由于文献不足,不能证验我所说的。《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比这一章讲得还要详细,考查杞国、宋国只得《夏时》《坤乾》。孔子想要学二代的礼乐,以查损益,为今时所用,由于文献不足,迥无验证己说。“故不得以其说著之于篇,而只就周礼之用于今者,为之考定而存之。”讲出了孔子推崇周礼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对夏殷之礼的掌握不能得到验证,故不敢轻易启用。这反映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