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用各种方法使自己远离焦虑。当遇到无法解释的事件时,即位于适用范围外,个体可能扩展某一建构使它能应用到更广泛的事件上,或者可能会紧缩其建构,而只聚焦于某一关键点上。学生在考试前复习知识,做大量不同类型的题目,就是为了丰富建构,扩展建构适用范围,减少焦虑的出现。
(二)威胁
当一个新的建构将要进入他的建构系统时,会引发个体的害怕。特别是,当个体觉得他的建构系统将发生一次大震动时,尤其是核心建构出现变化时,他会感到威胁。所以,威胁是对个人核心建构中将发生全面改变的意识。一个为实现自己人生职业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当发现在就业市场上有无数的强大竞争者在争取少量的职位时,会感到威胁。在固定角色疗法中,来访者扮演一个新角色,新角色会对原有建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开始来访者会感受到强烈的威胁感。但是,当一个人慢慢体验到新角色预测世界的有效性时,成就感会逐渐取代威胁感,人格就发生了改变。
第五节 理论应用
凯利像很多人格理论家一样,也是一位临床心理治疗家。他不赞同心理障碍是由过去的创伤经验引起的。他用认知理论来解释心理障碍,认为心理问题是因为其建构系统出现缺陷造成的,他把心理疾病界定为个人建构系统的功能失调。行为偏差则是个体无视已多次做了错误预测或证实无效的建构,但仍试图持续保留其建构系统的内容与组织的做法。“从个人建构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异常行为界定为:一个虽已多次确定无效而仍反复被采用的建构系统。(Kelly,1955,p.831)”凯利认为,僵化地固着于某一建构系统的根源乃是焦虑、害怕和威胁。凯利的理论应用多在临床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