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点,由于此次大会是第一次在以中国为先例的非欧国家举办,因此相对于之前的大会,不仅在各个分会场中有更多的中国学者参与讨论发言,在探讨的问题方面也与中国艺术史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其中还不乏国外学者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例如第17分会场的“展示”。高士明先生提到,在西方人的经验中,“展示”是和博物馆的展览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中国艺术的传统中,“展示”却有着不同的意涵。以“提拔”为例,在中国人看来,人与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缘起缘灭的双向关系。提拔这一行为,是人对作品历史生命的一种介入,是“一个可以往后看也可以往前看的开放的历史结构”。在该分会场中,学者们所探讨不仅包含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展示”,还包括存在于中国艺术中另外的“展示”传统,例如瑞士学者尤丽(LU,Lis Jung)的报告《石·纸·书:关于石刻的物质性、展示与感知的若干问题》。在该报告中,尤丽以北齐的摩崖石刻为例,提出石刻的“展示”是一种独对天地的“存在”,它不为被看,而是自然存在。
(四)大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