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性”论的盛行
自竺道生弘扬涅槃佛性说和倡导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说之后,《涅槃经》的研习便盛行一时。宋文帝元嘉初年,昙无谶于凉州译出的大本《涅槃》传到南方。南朝僧人慧观、慧严和文士谢灵运等,参照法显与佛驮跋陀罗所译的6卷本《大般泥洹经》,将昙无谶译的40卷本《涅槃经》改成36卷的南本《涅槃经》。这样,较为完整的佛性论思想在南方得以广泛地传播,以致《涅槃》佛性论一时间成为南方佛教界的“显学”。随着《涅槃经》的盛行,佛性之说也众说纷纭,据吉藏所说,南朝讲佛性者,竟达11家之多。
(三)成实学派的兴起
成实学派以古印度诃梨跋摩所著《成实论》而得名,鸠摩罗什将其译出,经其弟子昙影、僧睿等人的弘扬,被广为传布。南朝时,已发展为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成实论》虽属小乘佛教,但因其反对法有而只讲法空,加之具有思精、言巧的特点,因而被视作是由小乘通往大乘般若学的津梁。萧梁时,智藏、僧旻、法云等僧人开讲《成实论》,并分别进行注疏,形成了盛极一时的成实学派。尤其是法云,依据《法华经》阐发《成实论》,表明中国佛教在南朝中期已出现了大小乘融合为一的动向。因此,南朝弘传的大乘佛教已与印度大乘佛教的旨趣拉开了距离,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