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阿里:“阿里,为什么卡卡愿意把汽车给你玩?”
阿里一脸开心地说:“因为我可以轻轻地推车。”
我说:“你轻轻地推,小汽车就不疼了。”
通过两次复盘对话,阿里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如何正确对待玩具以获得共享玩具的机会;知道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实现目的,他再也没有开展错误的社交方式,社交冲突大大减少。没有了社交中的频繁磕绊和挫败,阿里的信心和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试想一下,如果家长能及时带着孩子复盘,孩子怎么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如果家长能帮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实现诉求,那么孩子怎么会抵触家长的建议?如果家长的话对孩子有价值,孩子怎么会不听?
带着孩子复盘,其过程很像我们自己反思错误时的思考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提问让这个反思过程具象化。重要的不是提问的顺序、提问的措辞,而是倾听、帮助的心态,不仅听孩子怎么说,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在那一刻,孩子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做了什么、其行为背后的诉求是什么,然后去想想这个诉求可以支持吗?如果可以支持,我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去实现诉求;如果不应该支持,我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去理解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