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1852-1932),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进士出身。他早年师事王闿运,治今文经学。主要经学著作有《今古学考》《古学考》(《辟刘篇》的增订本)《知圣篇》及《孔经哲学发微》等。其学以善变著称,生平凡六变:一变为“平分今古”,二变为“尊今抑古”,三变为“今小古大”,四变为“天人之学”,五变为“天人大小”,六变为专讲“天学”。前三变论今古之学,后三变论天人之学。廖平之学前两变时期,尚能谨守今文家法,三变始则有异,以后愈发离奇,终至流于荒唐怪诞的境地。尽管如此,廖平在晚清今文经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其经学二变时期(1887-1897年)鲜明的“尊今抑古”取向,“以尊今者作为《知圣篇》,辟古者作为《辟刘篇》”,直接影响了康有为的经学取向。
康有为(1858-1927)是晚清今文经学运动的中心人物,但他早年并不治今文经学,而是“酷好《周礼》”,对古文经学情有独钟。他曾著《何氏纠缪》,专攻东汉今文学大师何休,“既而自悟其非,焚去”。这一转变是在1888年上清帝第一书失败后。其时他在广州见到今文学家廖平,“见廖平所著书,乃尽弃其旧说”,此后成为今文经学的“集成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刊行惊世骇俗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和《孔子改制考》(1898年)两书,用今文经学说构筑一个完整的维新变法理论体系,不仅将维新变法运动推向高潮,而且在思想界掀起一股今文学运动的狂飙。除此而外,康有为重要的今文学著作还有1897年所著的《礼运注》和《春秋董氏学》,以及戊戌政变以后流亡海外时期,于1901-1902年完成的《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中庸注》《孟子微》《论语注》《大学注》和《大同书》。康有为依据今文经学的变易观和“三统”、“三世”说,糅合《礼运》的“小康”、“大同”思想,兼容进化论等近代西方社会政治理论,构建了一个人类社会演化的理想图式:从“据乱世”,至“升平世”,再至“太平世”,即由“小康”而“大同”。当时,康有为以经术比附政治,在高悬“大同”理想的同时,坚持君主立宪的渐进变革道路,以对抗革命派急进的民主革命主张。他说:“今日由小康而大同,由君主而至民主,正当过渡之世,孔子所谓升平之世也,万无一跃超飞之理。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在此,康有为把今文经学“以经术饰政论”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借论学之道极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理想。